| 1995~1997 | 李光輝醫師到英國雪菲爾大學精神科研究所,向知名教授Ramchand C.N. 學習細胞培養技術(圖片1) 。跟隨尉軍教授( Prof. Wei Jun),進行人類基因研究。 | 
		
			| 1998-02 | 李光輝醫師,因發現磷酯消化酶A2基因與精神分裂病重要關係,獲得瑞士精神分裂病醫學大會頒「年輕科學獎」。 | 
		
			| 2003-04 | 李光輝醫師的博士外審教授,大衛(David Horribin),牛津院士,英國百大富豪,因血癌過世,享年63歲,震驚學術界,上百篇致意文章哀悼。引發李光輝醫師研究癌症治療動機。 | 
		
			| 2004-06 | 李光輝醫師恩師,尉軍教授妻子,48歲徐海敏夫人,因鼻咽癌過世。尉軍教授投入癌症治療研究。 | 
		
			| 2009-12 | 李光輝醫師得知尉軍教授對免疫細胞中之自然殺手(natural killer, NK)細胞體外培養有新技術研發,李光輝醫師投入細節與標準作業流程之製定。 | 
		
			| 2010-03 | 李光輝醫師與泰國NUSARSIRI GRAND集團,簽訂設立曼谷癌症治療中心備忘錄(MOU),內含未來技術移轉費600萬美元。 | 
		
			| 2010-05 | 第三代免疫細胞中之自然殺手(NK)細胞體外培養有新技術標準作業流程之製定完成。尉軍教授提出「光譜型腫瘤疫苗」,即是腫瘤相關抗原(tumor associate antigen, TAA)的構想與研發,企圖研發涵蓋華人百分之七十人口比例的實體腫瘤。 | 
		
			| 2010-10-12 | 李光輝醫師與英國高地島嶼大學(UHI)簽定研究合作約。 | 
		
			| 2010-11-9 | 李光輝醫師以培靈關西醫院院長身份去函UHI,啟動贊助尉軍教授在英國高地島嶼大學執行多項抗癌研究。 | 
		
			| 2010-12-31 | 「人類自然殺手及細胞體外增殖方法」專利申請中: 台灣申請案號:099147397 大陸申請案號:201110036393.8 | 
		
			| 2011-02-12 | 「一種腫瘤疫苗及其合成方法」專利申請中: 台灣申請案號:100111226 大陸申請案號:201110079871.3 | 
		
			| 2011-03-10 | 李光輝醫師在尉軍教授領導下,以多胜肽腫瘤抗原之臨床前研究題目,取得第一張英國國家衛生署(NHS)研究允許證(IRB) | 
		
			| 2011-06-1 | 成立「光輝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 
		
			| 2011-07-1 | 李光輝醫師在尉軍教授領導下,以多胜肽腫瘤抗原之臨床前研究並擴充成早期偵測腫瘤抗體之抗原設計題目,取得第二張英國國家衛生署(NHS)研究允許證(IRB)。 (備註:2012-02已經由中國哈爾濱醫科大學以CD25及 FOXP3兩者做為肺癌早期偵測指標,投稿世界知名醫學期刊中) | 
		
			| 2011-08-1 | 李光輝醫師贊助中國北京中科院動物所,中國首席免疫移殖科學 家,趙勇教授,配合光譜型腫瘤疫苗概念,進行「類人鼠」動物模式建立,期盼為未來臨床試驗(Clinical trial)的二、三期研究,打下基礎。 | 
		
			| 2011-06-12 | 尉軍教授新發現「一等親屬自然殺手細胞輸入免排斥法」、 新發明 「早期偵測腫瘤細胞方式 : 新型ELISA與新偵測抗原」 | 
		
			| 2011-08-12 | 尉軍教授新發明「黃金三角治療腫瘤法」 | 
		
			| 2011-11-1 | 改組成立「光輝生命醫學股份有限公司」 | 
		
			| 2011-11-10 | 與「潁奕生醫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使用榮總實驗室及儲存細胞 | 
		
			| 2012-03-03 | 與「廣州福臨鎧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使用廣州市實驗室及儲存細胞。並與日本醫療法人社團,瑞生會,理事長曾振武博士,達成合作默契。 | 
		
			| 2012-4-1 | 尉軍教授允許李光輝醫師提出「早期偵測腫瘤細胞方式 : 新型ELISA與抗原」台灣專利申請。 〈2012-02-23尉軍教授已申請兩項中國專利中:一種腫瘤標誌物CD25自身抗體及應用。專利申請號:201210041173.9。及一種腫瘤標誌物FOXP3自身抗體及應用。專利申請號:201210041128.3。〉
 | 
		
			| 2012-5-25 | 李光輝博士提出「用於檢測腫瘤發生之腫瘤標誌、方法與套組」台灣發明專利申請。〈發明專利號:101118213。〉 |